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6月27日,第三届电影内容孵化与城市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举行。来自影视、动漫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资深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就论坛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探索文化与经济双赢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主办,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支持,中国世界电影学会社会活动部、《世界电影》杂志社等承办。
开幕式上,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李劲堃在致辞中介绍,今年5月,广东出台了“影视政策15条”,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优化全省影视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认为,通过电影内容的孵化,可以将城市文化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如《哈利波特》系列、《神探夏洛克》《长安三万里》等作品都是成功的实践,期待借助本次论坛电影界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合作,汇聚多方力量,不断探索新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共同推动电影内容的孵化与创新。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广东是国内“第一票仓”,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广州全市建有242家电影院,逾1700块银幕,为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更多“被看见”的可能。而增城地处大湾区核心区域,深耕影视文化特色产业,通过影视全产业发展带动城市新老交融。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电影IP孵化”与“城市文旅发展”等议题,从各自领域提出见解。
“近年来,将优秀的城市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有不少成功案例,如《繁花》《少年的你》《去有风的地方》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认为,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不仅激活了城市文化记忆,还通过文旅融合与品牌推广,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形成文化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指出,影视IP可以与文旅产业同频共振,文旅产业亦可从多场景、全链条、全周期为承接影视IP提供丰饶土壤。他提到,影视和文旅都是内容产业,需要具备独特的魅力,并通过创意手段来呈现,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实现共生发展。
“优质的内容是IP孵化的源泉,强大的IP是连接多元场景的超级纽带。当电影IP遇上文旅场景,可以产生几何级别的裂变。”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萧凯力分享道,奥飞娱乐以IP内容为核心,打造了集影视、动漫、玩具等一体的泛娱乐全产业链。如重庆欢乐谷·超级飞侠训练营、广州北京路的超级飞侠一条街、喜羊羊快闪活动,都是电影IP与文旅消费联动的新玩法,收获了不错的人气。
当天还举行了主题为《动画与城市文旅发展》的主题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围绕“动画影视如何点亮文旅之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李倩认为,影视内容孵化如何更符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是当下内容创作需要突破的难点。她举例,粤产动漫《雄狮少年》就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把广东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也融入剧情内容,符合广东城市气质。这个特质又反哺了大众化传播,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文化体验。
在文化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情绪经济”成为风口的当下,如何以动画IP的情感价值,为城市文旅营销提供解决方案?微博商业生态管理部总经理谷金芳从时下火热的LABUBU潮玩谈起:庞大的Z世代人群在消费时更关注情绪价值,而微博等社交媒体是一个可以洞察时代情绪的平台。她认为,在设计传播内容时,应注重情感化的设计、社交化的传播和场景化的转化,来实现动画影视IP与地方文旅的连接。
“动画内容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标签,决定了故事情节、文化符号能否具备强大的传播力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进而才能在线下进行大规模的场景转化,”中国南方动漫游戏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召集人张敏认为,要实现动漫影视与文旅产业的双向赋能,需从原创力、内容力、人格力、传播力、适配力、变现力这六个方面同时发力,不断促进动漫和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深圳市灵狮文化产业集团总裁王妍从产业运营的角度分享了她的观点。“未来影视动漫内容和文旅场景可以进行更深度的融入,而不仅仅是文化的浅层嫁接,例如可以增加AI、VR等新技术的融合,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此外,动漫衍生品开发的收入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妍认为,从动漫内容到衍生品、主题景区运营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行业未来还有极大的潜力。
股票配资世界,全国十大正规配资,在线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